第二節 潔淨 (Cleanliness)


潔 淨也是宗教任務中一個必要的部份。潔淨可分兩種:外在的和內在的。色身,房屋,衣服等等的清潔仍屬於第一種;而心智和感官的純潔是屬於第二種。外在的潔淨 是內在的純潔的必要條件。外在的潔淨對內在的純潔影響很大。潔淨僅次於虔敬。內在和外在的純潔都是必要的。保持身體,衣服和房屋的清潔爲身體健康所必須。 其方法爲每天洗澡,刷牙齒,用水和肥皂清洗衣服,及生活在空礦和有陽光的地方。身體佈滿毛孔,體汗經毛孔排出,而空氣經由毛孔影響身體。我們必須保持清潔 和健康。純正的食物也是必須的。
 


爲求完全的純潔,良好的行爲。純正的食物和正直的品格是絕對必要的。


內在的淨化可由心智和感官的純潔而達致,即經由「名」和「夏白德」的修習來得到真理。
 


內 外潔淨是必要的。保持身體清潔吧,並且講美好的言詞。但除非內心思想純正,否則表達在外的是不會純正的。所以最重要的是思想純正。一個人講話時,發於中, 言於外。所以讓內心和舌頭都純正吧。如果心中不清潔,靈魂又如何能清潔呢?不要講任何不仁慈或有害的話。講話應讓所有人都覺甜美。內心的潔淨包括不懷任何 邪惡的念頭。跟「名」結合便能排除所有不同純正的念頭而達致靈魂的潔淨和純正。
 


事實是靈性低的人才不應被觸摸(untouchadle[4]);而非清掃夫,補鞋匠,歌手或吟遊詩人。所以真正的求道者,應該依據上師的指導來實施內在的純潔化,因而證知上帝。除了記念上帝之外,應摒除所有其他的念頭,如此「主」才會顯露「她自己」。


爲了愛人將內心的細胞洗淨吧,摒除所有其他的思想讓出空間給他。


上師們說純潔的身體是上帝「真名」之所居。真正的潔淨是由內在修習「夏白德」所達成。對不死的主和上師奉獻的心才是純潔的心。


第三節 謙卑 (Humlllty)


爲了使自己值得主的恩典,我們必須將虛榮自負從內心清除,因爲除非器皿是空的,否則不能藏物。心懷謙卑,魔王(Kal)和 「幻象」便不能影響我們。所有聖者們都採用謙卑的態度,而且以謙卑作爲裝飾。什麽是虛妄的驕傲或虛榮呢?若我們對一種美德引以爲傲,而此美德我們並不擁 有,或者是得到恩賜才擁有的,名叫虛妄的驕傲。單恁因爲我們是屬於曾立大功的貴族家庭,或因爲我們的祖先曾經無私地佈施行善,我們是不值得被尊敬和榮耀 的。


由他的恩典你得到美麗的面貌,永遠憶念那美妙的主吧。由她的恩典你們門第高貴,日夜不斷地憶念主吧。由他的恩典你有不生病的體魄,懷著愛心觀想主吧


有 人因自己的學識和才藝感到驕傲。他是沒有資格因此而驕傲的。這些應歸功於良師的教導和上帝所賜給他的智慧。一個人應該以什麽爲驕傲呢?有些人以財富和財産 爲傲。但這些都是易逝如白駒過隙。有些人以青春爲傲。青春會在疾病和老年中消失。最重要的是這些都不有維持長久。一段時間之後,它們如樹上的葉子一樣掉 落。
 


上 面的討論明顯地指出我們不應以世間的榮樂爲傲。想到主的無盡恩施,和我們無數的罪惡和缺陷時,我們都變成了他們的乞丐。所以我們應該想想我們承受了她多少 恩惠和我們又爲此作了些什麽。只要我們相信不論我們的善或惡,都不由我們作主而是由她而來的,我們便不會驕傲了。有什麽樣的恩惠我們還沒有從主那裏得到 呢?當我們接受了主的恩惠之後,我們曾作過什麽來表達對每一個恩惠的感謝呢?若作如是思維仍然傲慢的話,那麽就想想我們的缺陷和如此不感恩,應是一個必然 補救辦法。


自私、自大或驕傲是不爲主所喜愛的。她賜恩典給謙卑和溫順的人。
 


永不積於高處而累積於低窪,彎腰的人,有水喝;頭項硬直的人,挨渴。


驕 傲走在敗亡之前。一個驕傲的人不會吸取別人的長處。一個謙遜和溫順的人,能從靈性豐富的人那裏,得到靈性的財富。找到了門經之後,她應謙虛地、勵精勤勉地 實踐。這是由主和上師的恩典始能得致。若作善行之前我們不採取謙遜和溫順的態度,作善行之時不保留謙卑垢態度,作善行之後,又不認爲是主和上師所賜的恩 典,這樣在我們還在歡呼聲中,此善行便被驕傲從我們手中搶走了。到神之道首要是謙卑,次要是謙卑,三要還是謙卑。再次,除非謙卑領先、陪伴和跟隨每一善 行,否則正當我們慶賀行善之功時,驕傲便從我們手中完全將任何善行搶走。


小螞蟻能將糖從沙中分開,大象卻不能。同樣地以財富,種族或家世爲傲的人不能從主和她所創造的宇宙中,獲得美德或學到教訓。只有謙卑的人才能獲得此利益。


即使你有很多美好的品性,還是應該謙卑,而且應將自己的美德認爲是上帝所賜的。因爲神愛謙卑的人。將此牢記在你心中吧。不要參加不必要的爭辯或批評性的討論,因爲此種討論是沒有結果的,就像提煉開水一樣〔注5〕。追求神的人不會追逐外在的裝飾和榮耀。他們在主的意旨內快樂。他們的偉大可從神令他們作的工中看到一瞥。


我 們假裝躲避世人的眼光和隱藏自己,但實在卻是希求得到世人的發現和追求。我們在會議中坐在最後面或坐在低矮的座位,好讓我們得以被邀請坐在前面或高的座位 上。真正的謙卑不是外在的表演,亦不會耽溺於謙讓的言詞。一個真正謙卑的人,不單只想隱藏自我和自己的美德,而且會躲開世人目光。

我們常常說自己是小人物,自己無關重要,及說別人比我們優秀。但若果別人對我們說這樣的話,我們會感到很遺憾。因爲我們真正的感覺與我們口中的謙詞是相反的。那些真正內心相信自己是最卑微的人是真正的有靈性啊。


所 以我們不應只是說些虛僞的話假裝謙卑。若我們講話謙卑,所說的言詞必須是代表真正的內心感情。我們不應該雙目正視,除非心中感到卑謙和貧窮。除非我們真正 希求得到謙卑和貧窮,否則我們不應用這樣的態度來表達。一個真正謙卑的心胸希望別人說他是一個無關重要的人物,而並非由自己口中說出來。當別人如此說他 時,他不會覺得被冒犯,反而會感覺愉快,因爲最少有一個人與他有同感了。


真 正的謙卑並不是要我們成爲笨蛋或自我誇示爲智者。正如傲慢是謙卑的,反而自負、假裝、小聰明、炫耀、賣弄、僞善、狡猾、世故的詭詐是安寧和正直的相反,若 非故巧智的人但求達到目的,取笑正直的行爲爲愚鄙,一個真正謙卑的人會愉快的忍受此種批評和誹謗,因爲此種誹謗是他人而非自己所引起。
 


有 些人以謙卑作爲掩護,以不完善爲理由放棄內在的祈禱,他們自以爲不配。有些人不想給別人忠告,因爲他們自己並非完全不犯錯誤。有些人不想用他們的天份來侍 奉主,因爲他們知道自己的缺點,而害怕在侍奉時引起驕傲,和將光指引給別人時,會自毀於傲慢和自負的火中。當我們是真真正正的謙卑時,這些念頭都不會産 生。這是懶惰和怯懦的藉口。如此,一方面炫耀自己對神和神的化身(即上師)的感情,另一方面以謙卑爲掩護,剝奪了神慈悲中所欲賜給他的真正謙卑。主和上師願我們像他一樣完美,因而得到他的恩典。
 


一個沒自信的人提出不負責任的爭論和理由。一個信靠禱告的人,雖自覺能力不足,也自知不配及沒有實行的能力,他仍會充滿信心和毅力將一切都交托給神和她的化身──上師,他仍會積極地貫徹上師所付於的指導來完成她所囑咐的工作。

謙卑並非軟弱。它有那麽大的能力以至整個世界都要對它俯首鞠躬。不傲慢能戰勝「自我」。沒有人能打敗一個不傲慢的人。因爲在他謙卑的背後,有主的秘密力量在動作。謙卑是偉人的裝飾。


我們應讓自己的胸懷成爲對整個宇宙的愛的源頭。我們應該培養大大的謙卑,以至即使有人以惡毒加諸我們,我們還是回報以愛。事實上,一個完全謙卑的人已經失去陷害別人的能力。即使有人傷害他,他也不會因此懷恨。


真正的謙卑令心中産生甜蜜。我們的言詞自然甜美。我們的生命之流亦會是甘美的。這甜美對所有人都一樣。跟我們接觸的人都會感覺到這份甜美。我們的所有言談和舉動,無論巨細都充滿謙遜。這樣將我們和我們四周的人都染於同一顔色。


菟期先生(Tulsi Sahib)的謙卑於以下的詩歌中可見:
我 是如此不智,無助和謙下。由於皈依聖者們。我得以認識上師。上師是平安的海洋,深不可測。她置我於正道上。我在他足下再三叩頭鞠躬,我謙遜地歌唱聖者們的 頌贊。憐我謙卑她打開了我的內眼。我口再次歌唱讚頌皈依聖者之益,我全心全意地當你的奴僕。憐我低下,你將我尋回。我是你的奴隸,直到永遠。沒有聖者之 助,無人能度過彼岸。聖者們充滿悲憫而慈仁。皈依他們,即使是出身低下,仍能度過彼岸。沒有聖者也就沒有始與終。菟期,我這個無助的人托庇蔭於你。所有成 就是,都是聖者們所成就。沒有聖者們,我們找不到真道。


以下是從阿地、格蘭斯(Adl Granth)中所節錄:
主啊,請垂聽我的禱告。你在「家」中自得其樂。而我是無家的流浪
一個可憐的女孩若得不到主的寵愛,她應該如何呢?她努力嘗試,但在主的宮廷找不一席之地
我今天晚上不能跟主密談:我全身都在發痛。那些晚上獨守的女人是怎麽過的”!
主啊,我要養成那些品性才能與你相會呢?我是那麽無知,我不美麗又不客智
我對主的虔敬和愛,幫助我離棄所有情欲和憤怒的情緒。上帝欣悅地看見我的虔敬和美麗
上帝是命令是甘甜的,我的負面的欲望和感覺都會消失了。我現在是我主的愛人,我心中完全沒有憂慮
我們應該將自己的頭髮做成一把扇,用以侍奉聖者們
我快樂而且滿足於侍奉,如爲聖者挑水,桷風或麽磨殺。所有榮貴如王侯,財富,或權勢,都不值一文,可以掉進爐火中燒掉
令我成爲謙卑中的最謙卑吧,因爲謙卑的人爲神所親愛
我的「朋友」啊!我希望每時每刻都爲你足的塵
那個於我生命開始、中間和結束時者與我同在的朋友是我所歡迎的朋友
只有時時跟我相近的才是我的朋友
主的虔敬者們(devofees)永遠是快樂的,他們就像小孩子一於幻象之綱(net of Maya[6])中得到自由,而且超越世俗的欲望。正如一個父親常令他的兒女快樂和舒適,同樣地,上帝常令他的虔敬者行快樂
例如小孩尊敬他的父親,同樣地,虔敬者在生活中遵守上師的誠命。二者之間沒有秘密。納那克(Nanak)很快樂,因爲他所有欲望都得到滿足。


第四節 真誠 (Truthfulness)〔注7


沒 有真誠的心態,我們所有努力都不會完整。真誠是一切的冠,這是所有修行的秘密。其他的崇拜只不過是僞善。人生的目標是誠實地生活。真理是無所不在的。真理 應該與非真理分開,而且我們要從內心體驗真理,一個具有真理住於其中的心靈也會變成真理之形。神就是真理。在神的眼中我們應該真誠,因爲他喜愛真實。你信 仰的是什麽宗教卻是無關重要的。
 


於此處我們思考什麽是誠實的言詞,即一個誠實的人所說的話。描述一個事物正如你所眼見或聽到的便是誠實的言詞。除了說話要誠實之外,我們的買賣亦應誠實。我們的思想應以真誠爲理想,而且行動亦應奠基於此。這樣我們的心靈、思想和行爲都變得真誠。
 


一個真誠的人行爲亦歸於正,他時時刻刻都與上帝冥合


誠實的言語中,應含有我們的慈悲心。事實上真誠就是不傷害別人的感情。我們所說的話應該從內心發出,而且不應傷害到任何人的感情。


真理的相反是非真理(untruth)。描述的不是我們看到,聽到或做過的,便稱虛僞(flsehood)。一個虛僞的人便是僞善者(hypoerite)。 他雙目下視而且臉上沒有光彩。他不斷地計劃著奸計。他時常害怕他的虛僞會被揭穿。爲了隱藏一個謊言,他必須另外創造幾百個謊言。他於不斷算計中失去內心的 平安。多疑和猜忌變成他的第二個天性。他因而不相信任何人。他跟別人的秘密、奸詐、欺騙、僞善和狡猾成爲他生命中的主要食糧。他的生命是世界的重負。說謊 的人會喜歡說謊的人。但若果說謊的人遇到誠實的人,他們的友誼會馬上斷裂。


真 理能站穩在它的足上,但虛僞則不然。一個誠實的人穩健,有耐性而且他的決斷堅定。一個虛僞的人每步都遲疑畏縮而且不堅穩。一個誠實的人是無懼的;他沒有疑 慮而且不遲疑。一個虛僞的人則常常恐懼而且不能敢正面看人。一個誠實的人是英勇的並且充滿勇氣。但是虛僞的人是一個懦夫,而且他是一個懶惰的人。一個誠實 的人因爲他的無懼所以他無憂慮,如此令他在情感的遲疑中獲得超然。一個誠實的人放棄諂媚,誘騙和隱私。


從以上可清楚的看出一個誠實的人在精神領域方面能有成就,因爲真誠住在他心中,他說真話。他自己踐行通往上帝的路徑,而且也如此引導他人。
 
他就是那個被真誠所充滿的人,他真實地實行「名」的修持。而且說出真實的話語。他本人踐行上帝的道而且經此道上帶領其他的人。


如 此的人在某程度上變成和真理有關。無論他說什麽都會變成真的。他快樂地享受內在和外在真理的喜悅。由於過著真誠的生活,他變得平安而且無懼。因他與永恒不 變的真理連結。整個世界因爲他的存在而感到以快樂。籍著說出和看見真理,他的心智和身體都成真理。他倡導真理而且被真理所潤節。

一個真誠、知足而且說實話的人是上帝所心愛的。他不會與上帝隔離。真理是無所畏懼的。它不會被詛咒所影響,Kal也不能傷害它。當一個真的虔敬者遇到真理(上帝)時,他溶入於它。


第五節 知足 (Contentment)


 


知足意指滿足、適意、對於自己所擁有的懂得知足,而且對此感到滿意。假如一個人已經很努力但仍無法達成目標,或者只達成小程度的成功,而他依然平靜、鎮定而且心中沒有感到苦惱,這樣他便被稱爲懂得知足。


當一個人陷身於四面楚歌,不爲人所尊敬,被所有人唾棄,而且在各方面遭受到挫敗,而他不會因別人的幸災樂禍而感痛心,這就是知足的微象。
 
然而,若將知足推論爲懶惰或倦怠,那便是一人錯誤,外表看似知足,私下悲傷而且心懷妒忌,這是表裏不一致而且是欺騙大衆。一個知足的人雖經努力仍無所獲,也不會埋怨上師或上帝。他很認真的去完成工作,失敗或成功對他不會有影響。
 


當一個人縱使很努力卻失敗了,應知道這是上帝的旨意


只有一個知足的人能夠無休止地爲他人服務。他遵守真理,永不嘗試邪惡而且躬行善行,因而得到功德。
 


誠心誠意地冥想真理的人得到內心的知足,他們遠離邪惡而且從行善中獲得功德


他 常行忍耐,他備受敬重,擁有聲望和力量,雖然如此他還是原諒他人的錯誤,當別人進步而且得到榮耀時,他會感到快樂,而且他有很純正的意圖。即使得到榮譽和 榮耀時,他仍對他人有愛心而且善待別人。雖然他是博學和才智的,他仍然尊敬其他博學的人,而且以努力吸取他們的美德爲自己的職志。他儀容秀美,但不會耽溺 於感官欲樂。他常行忍耐,謙虛和謹慎。這樣的一個人不僅知足,而且懷有其他美德。他對妻子感到滿意,年長的女性他看作母親,年幼的看作姐妹和女兒。他靠自 己的勞力所賺得的收入來生活。他享受簡單的食物如同一頓豪華的餐宴,他喝水如同甘露。他不羡慕其他人生活的享受。馬.克嚴(Omsr Khayam)說:


在這個世界上,擁有半片麵包和有坐的地方的人,他不是任何人的奴隸或主人。告訴他,他應感快樂,因爲他在此世上已經得到豐足
 


一個人如果貧窮,仍經常積功累德而且上帝賦予他知足,此人是真正的富有。一個不懂得知足的有錢人,是乞丐,而且非常貧窮。因爲縱使他得到這世界上所有好東西,他的飢求還是不能被滿足,若是不懂得知足,任何人都無法滿足。


穿戴上知足的耳環和謙恭的外衣吧


這 是必要的,所以當一個人在嘗試努力時,不會變得忘恩或歸咎上帝;當他的所得少於他所預期或爲一人失敗者時,他也不會漸漸畏縮不前或放棄努力承認挫敗。一個 人應該從他的善行中等到滿足。一個人應該很有耐性善盡職責。他應用忍耐之盾擋開貪心和貪婪的襲擊。如此,此滴靈魂最後終究匯入上帝的海洋,因而變得神聖, 不會像小河一樣乾涸。佛烈教主(Sheikh Farid〔注8)說:知足自然地使一個人成爲真正的神的子民,而且他與神結合而漸變爲海洋。


所有欲望消失在得到「知足的財富」時。當一個人沒有欲望時,焦慮就會消失而且心靈變得平靜。那些沒有欲求的人是真正的君王。


第六節 概要 (Summary)


 


在摩訶婆羅多(Mahadharat)〔注9〕中,畢尚(Bhisham)向樂迪士陀(Yudishtra)描述那些聖哲的特微(親近他們,我們便不懼怕生命和死亡,而且獲得救贖)



他 們是素食主義者。他們不愛也不恨任何人。他們鍾愛美德的生活。他們的感官已經得到克制。他們認爲歡樂與悲哀相等。他們真誠而且仁慈。他們雖具樂善好施的襟 懷,但不會接受別人的施賜。他們款待賓客。他們使每人都得到舒適。他們幫助每一個人。他們胸懷勇氣。他們尊行真理之道。他們是每個人的朋友,而且在急難時 會犧牲一切。他們堅定的信守真理。他們的操守和行儀完全符合他們宗教的教義。他們不會以言語污穢先知和聖人。他們對任何都不會構成威脅。也不會令別人懼 怕。他們堅定地過著高貴的生活,而且對於萬物懷有非暴力(沒有仇恨)的 感情。他們免於欲望、忿怒、情感的縛綁和我執。他們善盡職責。他們爲信仰而信仰而非爲了沽名釣譽或獲得財富。他們的天性傾向於宗教信仰,就好像他們每天沐 浴、吃飯和滿足肉體其他的需要,所以宗教也是他們每天生活的主要部分。他們心胸沒有恐懼,悲哀或憤怒。他們真誠而且誠實。他們不會因得到而喜,也不會因失 而悲。他們性氣平和,無論面對任何狀況,都能鎮定平靜。二元性諸如得與失,悲與喜,愛與恨,生與死,都無法擾亂他們的心靈。他們的決心堅穩,他們達到一個 崇高的境界,他們有很大的決心履行真理之道。



 


附注:
〔注1 此處「相異」(otherness)與「一體」(oneness) 相對。「一體」的觀念可參考莊子內篇--齊物。論:「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爲一」。
〔注2 意指與上帝分離,不能合一。
〔注3 禪觀上帝之足(contemplate on the feet of bhe lord),是印度宗教用語。
〔注4 untouchable是印度人民的一個「賤民」階級。
〔注5 此用辭是用提煉或攪拌牛乳作比喻。攪拌牛乳可行吉士(cheese)。攪拌開水,是徒勞無功的。
〔注6 Maya,即illusion,幻象的意思。
〔注7 Truthfulness一個字可譯真誠,誠實。在原文中又與truth真理互用。
〔注8 Skeidh,是回教的宗教領袖,教主的尊稱。是人名。
〔注9 印度古代二大故事詩之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Roberts Luo 123 的頭像
    Roberts Luo 123

    Roberts Luo 123 的部落格

    Roberts Luo 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