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一方共好共生的新淨土!─平原農場

http://tw.topic.yahoo.com/localfood1/index.html    四季鄰食


平原農場 黃偉哲

相關搜尋|個人網站


團購平台原味農場、共體時艱互助合作、重建人文永續教育


花蓮縣,除了擁有得天獨厚的美麗風光之外,這片好山好水更適合孕育健康安心的食材。在這裡,有個22歲的年 輕人, 不追隨著社會期許的文憑功利主義,去成為一個在城市裡汲汲營營賺取錢財的人,而是選擇回歸土地,用自己的腳步默默堅持著,他建立團購通路、整合小農,期望 用自己微薄的力量為相對弱勢的小農們盡一分心力。他是平原農場的負責人,黃偉哲。


採用無毒生產的小農,正在採收高麗菜。

團結小農戶,提供網購通路黃偉哲是一個年輕小農,在壽豐鄉一個5分半大小的農場裡默默耕耘著,他的平原農場致力於自然農法的栽培,加入了花蓮縣吉安鄉果樹產銷第一班。產銷班裡的前輩是一群通過慈心、MOA或無毒認證的班員,這一群守護著純淨土地的農人,栽植著有機無毒零污染的農產。


黃 偉哲除了平時的農務工作之外,更藉著書記工作之便,認識更多的小農,看見更多不為人知的小農心酸,也將這些故事化為文字,寫在部落格上。「因為小農不如大 農般有穩定的供貨量,儘管產品好,還是往往會被通路捨棄,不知不覺間小農被大農的形式所壓迫,沒辦法銷售的狀況下,小農們的生活及心就會不安定,大部分的 小農無法專心一意在農務上,必須要有其他副業來支撐平時的生活。」年紀雖輕,說起話來卻十分老成的黃偉哲述說著小農困境。


清新農場副場主郭秀娥,是個以種給自家人吃之心情生產蔬果的小農。

他表示,現在農村裡大部分務農的還是老農民,一生的專業在農務,對於銷售沒辦法走較現代的方式,利用網站架設,來整合小農資源,建 立一個新的銷售模式。「這有點像合縱連橫的方式,我引導大農戶去支援小農,大農戶本身並不缺乏這樣的銷售管道,只是增加了一個,但這通路對小農而言就很重 要了,支援他每周可有穩定的菜量銷售,生活可以穩定無虞,心安了,能更專注在農業上的生產計畫。」他表示著之所以積極推動農產品團購的緣由。在他的推動 下,大農戶如榮耀養菇場、明淳農場、伍百戶農場等,多了一個團購通路,而如清心農場等小農戶,則可有一個穩定的銷售管道。


於是,2008年7月,平原農場推出有機米糧的團購,09年3月推出鮮採食材的團購,用合理的價格提供優質農產品給消費著,小農們也能藉由穩定的銷售獲取利潤、安心生活。


年輕的黃偉哲,默默地在花蓮這片淨土上努力著。

並非杞人憂天,是祈望共好!黃偉哲說,現行有機農法的驗證費用,對於大農是負擔不大的,但對小農而言,產量產值根本不足以應付驗證費用,前些年政府有補助經費,還能支持小農去做有機驗證,今年取消了,逼得依然實行有機農法的小農們開始紛紛退出驗證,這對原本銷售就有困難的小農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於 是,在產銷班擔任書記的黃偉哲,希望團結農戶,不讓小農們像各自打游擊戰般辛苦,他提出小農與大農共同合作的方式,同步驗證,以降低驗證費用,提高產品的 保證,例如:光合作用農場某4分地的玉米田併入轉型期中的小瓢蟲自然生態農場。「農戶們要團結,才能雨露均霑,達到共好境界!」他語重心長地說。


光合作用農場主人吳水雲,是個堅持自然農法的小農。

他要求自己,在每次銷售時,撥出一筆公基金,做為幫小農買種子或肥料的基本開銷,甚至為小農育苗,進而引導小農能更積極地做出穩定 的生產計畫,「這些費用基本上由我吸收,我希望採取鼓勵的方式誘導小農去做,而非要求他們配合我的理念。」默默在部落格上寫下工作進度、朝理想前進的黃偉 哲說著。「我不希望朝功利主義的方向去經營農場,有機農業也不該以『能賣得較好價格』的利誘方式吸引人進入,這是錯誤的,也造成有些以賺錢為目的的年輕人 進入後,紛紛陣亡!」


「這個社會太功利了,課本教導我們不要用文憑看待一個人,但是回到環境裡,師長父母依然希望我們考上好大學、唸碩士博士。人人都去念碩博士了,誰來種糧?未來面臨糧食短缺的危機時,只有有錢人買得到糧食,那些貧困的人呢?」他用著不符合年紀的擔憂說著。


所以,固然聽來有點老套,他仍希望以維護生態、永續經營、保護大地、飲食健康的方式來推行農業生產,更希望推展出新一代的人文主義──「互利共生」。在他的述說中,我彷彿搭著時光機回到古老的農村中,看見那樣和諧的人與人、人與土地的狀態。


平原農場的團購網路裡販售的天然無農藥化肥之蔬果。

◎平原農場 網址:http://www.wretch.cc/blog/sampson258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oberts Luo 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