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而沉重的話題「糧荒」
自古以來,糧荒這件事,對人類而言始終十分模糊,模糊到令人感到吃驚;但我們也始終不了解為什麼有的人明明活著,卻永遠吃不飽,有的人明明死了,卻被無止盡的豐富食物排列著等著祭拜。
說真的,「糧荒」和你我的關係到底有多大?
即使我們知道糧荒帶來的隱憂已經在全世界引爆,在義大利發生了義大利麵恐慌,在墨西哥引爆了玉米餅戰爭,在非洲麵包暴亂從海地延燒到開羅,稻穀短缺的影響範圍更是廣大,從孟加拉到菲律賓都受到影響。
但,我們到底付諸了多少行動?又實際瞭解了多少。
導致出現糧荒的原因,有些人將矛頭指向開發中國家、已開發國家等,但其實造成糧荒的真正兇手是多重現象的狡猾混合體。接下來我們將逐一針對:人口、肉食、生產效率、農地流失、灌溉用水、氣候和天災等來剖析。
快速的人口與經濟成長超出了地球極限糧食對我們而言非常重要,可是,長久以來,這個議題在一般人的心中究竟代表何種程度的意義?除了吃飽外,相信絕大多數的人並不清楚。只依稀記得,上個世紀末有場為之震驚的偉大改革。
許多史學家提到,20世紀的後半局將無疑地被標記為「人口快速成長的世代」。西元1950年,世界上大約有25億人口數;西元2000年之前,約有60億,50年間世界人口數擁有2.4倍的高成長率,非常驚人。
而20世紀的後半世紀期間,世界經濟擴展了七倍,其中最值得醒世的是這段時間經濟的成長超出了整個19世紀,這快速的成長超出了地球可消耗的自然極限容量,因此產生了「糧荒」。
「糧荒」這始終是個古老而沉重的話題。最近幾年也出現了「糧荒」。
但這回不是因為人口倍增,而是大家對食物的要求不在只求溫飽,在追求自我口腹的飽足;如何在一個地球不變的前提下,面對耕種的人減少、耕地的面積降低,依舊可以滿足大家的需求?即使,當前的台灣農政單位把休耕當作重要的農業政策,卻爆發了全球性的糧食危機。
大家比較容易看到的眼前的問題,因此自2006年9月到2008年4月初,國際市場主要糧食價格全面暴漲,達到近二十年來的最高點,過去,食品價格的波動從來不曾這麼劇烈,漲幅也從來不曾這麼誇張。
這一波的糧食危機同時衝擊著全世界,儘管我們總算是安然度過了這一場危機,但是我們到底該從這一場危機中學到什麼教訓?這一波危機到底對台灣的未來有著什麼樣的意義?「糧荒」這始終是個古老而沉重的話題,非常需要大家的重視。
引用:http://tw.myblog.yahoo.com/jw!gnJ.f_GGGBI4WPBIPiq04NOMRle6/article?mid=663
留言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