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3-31  作者:瀟瀟改編  來源:naturalnews    



 
春 天到了,天氣忽冷忽熱難以捉摸,日夜溫差極大,流感疫情也一波波傳出。 事實上,氣候對於你我的健康及心情的影響可能遠超過我們的想像。 舉例來說,冬季特別多人自殺,可不只是心理因素,冬天特別多因為心臟病、中風、肺炎及流感等疾病死亡者,也不是偶然;與其責怪這些疾病猖獗,我們應該多注 意這些氣候變化對身體的影響。



每當你因為陰雨綿綿的天氣而感到心情低落的時候,其實都有生理上的解釋,這種專門研究氣候對於人體健康影響的科學,就叫作人類生物氣象學。



大多數的人都喜歡有陽光的好天氣,其實是因為陽光是人體內維生素D 的主要來源。 缺乏維生素D 很早就已經證實會增加罹患糖尿病、心臟病、癌症、過敏、阿茲海默症、肥胖及憂鬱症等生理疾病的機率;冬天日照較短,大家都躲在家裡避寒,沒了陽光,就很可 能會缺乏維生素D,接著就會有憂鬱傾向,也因此冬季自殺及罹患憂鬱症的人口才會大幅增加。



此外,陽光也有助於增加大腦中的血清素含量,血清素對一個人的情緒有深遠影響;比起帶有副作用的抗憂鬱症藥物,在陽光下散步不是更令人開心 的事情嗎?氣候對於健康的影響隨處可見,例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患者即有深刻的感受,因為每當氣候即將轉換的時候,他們疼痛的關節或是身體裡的金屬植入物就 會準確地發出警訊,甚至連看氣象報告都不用。



又如陰雨綿綿的天氣可能會讓人非常想睡,那是因為雨水落在屋頂上的聲音具有令人放鬆的作用,有些人甚至要聽模擬雨聲的CD 入睡;還有,你是否也會因為雷聲及閃電而感到精神振奮呢?這是因為處在不安的環境中心跳會比平常快,腎上腺素的分泌量也會增加。



溫度的變化也影響著我們的活動力,當天氣熱的時候,血管即會擴張,增加流向皮膚表面的血液量,幫助散熱;相反地,天氣冷的時候,血管即會收縮以減少熱量散失;這是人體與生俱來、保護我們免於受到劇烈的溫度變化危害的機制。



但是這套機制有一個缺點,那就是人感冒時,身體會運轉的比較慢(為了保持熱能),如果沒有外部熱能的補充,循環不良可能會導致麻木,最終所 有維持生命所必須的器官都會停止運轉。 對那些本來血液循環就不好的人來說,長期下來必然會對健康造成負面的影響,這也就是為什麼冬季的時候,中風等心血管疾病的嚴重性及死亡率都較高的原因。 規律運動的重要在此顯而易見,因為我們必須改善血液循環,讓氧氣在體內流動。



知道氣候對身體的微妙變化,我們才能應付季節交替,對自己的身體負責任。 這些對於季節的感知並不是一種失調症狀,而是身體和這個世界的緊密關係所致。 如果你很容易就累了,很可能是你的血液循環不夠好,必須要靠運動去改善。 跳舞可以讓氧氣進入疲累的器官內,瑜珈和伸展這類和緩的運動對於血液循環也很有幫助,不到兩個星期你就可以發現哪裡不一樣,可比藥物還有效得多!



 飲食也可以幫助你對抗糟糕天氣對於身體健康的影響:



鹼性飲食可以讓你有最佳的血氧——葡萄、茶葉、海帶、柑橘類、柿子、黃瓜、胡蘿蔔,都是強鹼性食物。 大豆、蕃茄、香蕉、草莓、梅干。 。 。 都是中鹼性食物。 堅果及甜菜中所含的ω-3脂肪酸及尿苷(Uridine)都是可預防憂鬱症的成分。



多曬太陽、養成運動和良好的飲食習慣,並了解自己身體對氣候的敏感度,你將會活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健康,這是藥物所辦不到的。 別在還沒補充足夠的維生素D之前,就讓太陽給跑掉囉!
 


您體內有多少毒素?

藥膳治療春季濕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oberts Luo 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