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社會的虛擬與實境



〈幸福報報—公民看國會〉為「公民監督國會聯盟」與網路新興媒體「新頭殼」合作製播的節目,從公民監督國會的立場與角度,針對值得關注的議題,邀請專家、民間團體代表進行討論,希望喚起民眾對於公民參與監督國會工作的熱情與重視。

⊙周幃羿/整理報導

網路科技的發展已經改變了議題傳播與行動動員的方式。諸如從突尼西亞延燒到中國的茉莉花事件、艾未未的搶救行動、台灣的白玫瑰串聯活動,以及利用網路快速散布特性的公督盟的IVOD公民評鑑等,都相當仰賴網路科技作為資訊散布的工具。

8月12日的〈幸福報報—公民看國會〉節目由公督盟辦公室主任劉敬文擔任主持人,特別邀請預測市場研究中心主任/政大國發所童振源教授以及iVoter計畫研究助理、台大政治所研究生王宏恩,就網路對於21世紀民主國家推動公民參與催生公民社會所扮演的角色進行深入淺出的探討。

對於「未來事件交易所」的運作方式,童振源教授表示,未來事件交易所採用期貨交易的概念,將「未來事件」作為買賣標的,以參與者對時事未來發展的預測作為交易依據,藉由事件的價格呈現集體預測的結果。以大選預測為例,價格越高的候選人,被認為當選的可能性就越高。與時段性的民調相比,未來事件交易所全時間開放,更能即時地反應民眾對交易標的的看法。

此外,由於不是單純的表達個人支持度或偏好,而是審慎理性地作出預測判斷,所以對未來事件預測的準確度相當高。作為預測工具,未來事件交易所擁有的即時性、延續性和長期性,是它最大的優勢。

王宏恩介紹iVoter計畫時表示,iVoter是一個由中山大學、中央研究院、清華大學、台灣大學等師生的跨校合作計畫。它以投票者和立委對特定議題的立場分析測驗結果為基礎,藉由收集立委對重大議題與法案的立場,讓網路使用者在做完各議題自我立場的測驗後,與立委的立場進行配對,找出與自己立場相近的立委並作為投票參考。

台灣的iVoter計畫從歐洲的EUprofiler計畫得到啟發。由各國政黨代表組成的歐洲議會規模相當大,其中政黨就有數百個。為了讓歐洲公民在投票時能掌握充分的資訊,歐洲議會推動EUprofiler計畫,收集各黨議員就特定議題的立場意見後,讓選民藉由立場配對測驗了解哪些人與自己立場相近,因此適合代表自己。台灣的iVoter引用其精神請立委提供意見,讓台灣的選民能在政黨政治下,得到更多細緻的立場表態資訊。

童教授總結表示,未來事件交易所和iVoter計畫皆利用網路科技,為公民參與公共事務提供了低門檻的互動參與方式,相當符合民主2.0的概念。希望未來與公督盟的合作,能夠吸引更多公民關心政治,凝聚國會監督的民間力量。◇

〈公民看國會〉播出時間:每週五16:00~16:40
播出網址:http://newtalk.tw/lifeshow_list.php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oberts Luo 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