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拯救地球                                                   Bill McGuire


根據英國著名自然災難專家、世界知名環境科學家Bill McGuire教授在其新書《7年拯救地球》(Seven Years To Save The Planet)中所提出足以令全人類所警惕的訊息表示,如果人類不立即採取行動,減少大氣中的溫室氣體排放,則34年將成為地球命運的轉捩點。 McGuire表示,如果地球溫室氣體排放在這7年時間中無法獲到控制,整個星球將進入不可逆轉的惡性循環中,所引發的大自然災害將使人類滅亡,所有之後的彌補措施也將只是徒勞無功。
  
McGuire
指出,若要避免進入上述的氣候惡性循環中,全球溫室氣體的排放必須減少目前排放量的50%80%。要達此目標,全球溫室氣體的排放必須盡快就達到穩定,然後逐年開始下降。
  
若是無法在目標期間達成,那麼人類將在未來生活在一個極度惡劣的環境中,為了爭奪水資源而陷入混亂、戰爭的世界裡。人類將活在沙漠地帶不斷擴大、海平面快速上升、颶風肆虐、叢林消失的地球上。
  此外,如果地球溫度繼續上升,那麼許多的病菌以及瘟疫將席捲全人類,造成數以萬計的人民死亡。而由於氣候變遷而迫使離開家園的人民也將在未來幾年內超過10億人以上,而這些「難民」也將因文化以及種族的差異性,在別的社會中導致社會動亂、種族意識型態提升等不穩定因素。
  
因氣候變暖也將導致地球上的許多地區無法繼續開墾、種植,包括美國加州、澳洲、歐洲南部以及非洲等地區將陷入一片乾旱,糧食危機將成為滅絕人類的主要殺手之一。
  
相對於某些地區將遭逢乾旱,有些地區卻將面臨洪水氾濫、甚至淹滅海底的命運。McGuire表示,只要海平面在上升個1.5公尺,美國境內高達5.8萬平方公里的陸地都將被海水覆蓋、荷蘭可能再找不到陸地,而孟加拉、埃及等國家也將面臨洪水肆虐的天然災害。此外,全球各地將不斷的面臨颶風、龍捲風的侵襲,破壞的威力也會逐漸增強。


 


http://icool.saveoursky.org.tw/co2news/index.php?load=read&id=1095


 


專訪《7年拯救地球》作者比爾.麥克古爾()
2008年10月23 13:28
來源:外灘畫報

  專訪《7年拯救地球》作者比爾.麥克古爾
  "我們的后代將會繼承一個溫室星球"
  如果全球溫室氣體的排放量不能達到穩定狀態,地球將進入不可逆轉的惡性循環,好萊塢影片《后天》里的世界末日浩劫場景或許真的會出現。


 


英國氣候學家比爾.麥克古爾7 年拯救地球》一書中警告:"從現在到2015 年,人類還剩下7 年時間拯救地球"接受《外灘畫報》專訪時,他說:"全球溫室氣體的排放量必須達到穩定狀態,否則地球將進入不可逆轉的惡性循環"
  文/ 李琴 劉藝(實習)
  滔天巨浪涌進紐約,街巷瞬息淹沒在汪洋之中;轉瞬之間,氣溫驟降,浩瀚汪洋中的紐約城變成了冰封世界;茫茫冰原上,只探出了自由女神的頭像......這是好萊塢影片《后天》里的經典場景,該片虛構了全球變暖帶來的世界末日浩劫。
  影星丹尼斯.奎德在片中扮演一名古氣候學教授,這是該片的一個主要角色。影片中,這名教授在對史前氣候進行研究后指出,溫室效應導致全球變暖,這將給地球帶來如上所述的滅頂之災。事后,有人問丹尼斯.奎德,這部影片是不是太杞人憂天了?他的回答是:"影片所展示的內容是會發生的,只是時間的早晚而已。"
  4 年后,來自英國的氣候學家比爾.麥克古爾(Bill McGuire) 給出了明確的時間表—2015 年地球或許將遭遇厄運。
  在他最新出版的7 年拯救地球》(《Seven Years to Save the Planet: TheQuestions and Answers》)一書中,麥克古爾提出:從現在到2015 年,人類還剩下7 年時間拯救地球。接受《外灘畫報》記者專訪時,麥克古爾警告說:"未來7 年里,全球溫室氣體的排放量必須達到穩定狀態,否則地球將進入不可逆轉的惡性循環,包括戰爭、瘟疫、饑荒、干旱、洪水、颶風等在內的各種災難將輪番席卷地球。"
  "龍卷風將不再成為頭條"
  比爾.麥克古爾是英國倫敦大學的地球物理學教授、英國政府的自然災難問題顧問。
  在書中,麥克古爾描述了氣候變暖帶來的一系列的災難:戰爭頻發,為了爭奪水源,世界上158 處大的河流發源地可能發生沖突;瘟疫盛行,各種致命病毒接踵而至,數10 億人背井離鄉,成為"氣候難民";冰川消融引起海平面上升,荷蘭將會逐步被潮水吞噬,英國海岸線將會淹沒在海水之下;洪水肆虐,動植物消失的速度越來越快,到2050 年,陸地上1/4 的植物和動物都將瀕臨滅絕......臺風和龍卷風將會更加頻繁地襲擊英國和歐洲大陸。"將來,類似于龍卷風將英國伯明翰郊區撕成兩半的新聞將不再成為頭條。"
  比爾.麥克古爾還警告說,如果人類的努力失敗,6500 萬年前小行星碰撞地球造成恐龍滅絕的災難可能再次發生。"忘記全球恐怖主義吧,因為地震、超級火山和颶風的定時炸彈在滴答作響,它們的威脅更猛烈。"
  麥克古爾告訴記者,該書的許多觀點來源于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的第四次評估報告。他同時認為,IPCC 的報告依然偏于保守,"該報告的觀點其實還是過于保守和樂觀,因為它的出臺本身就是各國相互讓步、妥協的結果——而這才是最可怕的。"
  無獨有偶,在比爾.麥克古爾推出新書的同時,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主席帕喬里向歐盟發出同樣的警告,他希望歐盟能夠帶領世界對抗全球變暖。"人類必須好好利用從現在起的7 年時間,積極作為,確保溫室氣體的排放量高于安全程度,否則將形成難以預期的惡性循環。"這些論述和麥克古爾的觀點不謀而合。
  妥協的"巴厘島路線圖"
  "七年拯救地球"這一說法其實并不新鮮。早在2005 年年初,美國、英國和澳大利亞聯合任命的一個工作小組,也曾出臺過一份與之類似的報告。"氣候危機只有10 年之遙。"這份報告列出了一系列限制氣候變化的有關建議,包括確保全球氣溫不得比工業革命之前高2℃
  兩年后,世界銀行前首席經濟學家、英國政府氣候變化顧問斯特恩(Stern)發布名為《氣候變化的經濟學》的報告,這份報告算了一筆賬。在這份報告之后,大多數政府認為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所需成本是可以承受的。
  緊接著,2007底,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發布了第四次氣候評估報告。這份報告基本認定了這樣一個事實,"最近50年全球氣溫上升是由人類活動所導致的。"
  這一系列報告的出臺產生的最大影響是:人類終于承認全球變暖是毋庸置疑的事實;全球變暖確實是由工業化以來的人類活動所造成的;人類應該針對全球變暖采取適應性對策,努力減緩氣候變化。
  這些消息令人振奮,但比爾.麥克古爾卻高興不起來。他原本對2007 年底在巴厘島舉行的聯合國氣候大會充滿期待,但"這次會議缺乏進展"。最后的"巴厘島路線圖"是各方妥協的結果: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為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制定的三項硬性指標均被刪除;美國要求在發展中國家實行可衡量的、可報告的和可印證的減排要求也未獲通過,這意味著發展中國家可以繼續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自愿減排;歐盟做出了最大讓步,它甚至愿意在其他國家都不參與的情況下,獨自完成上述三項硬性指標。
  如今,比爾.麥克古爾又把希望寄托于新一輪聯合國氣候大會。2009 年,新一輪大會將在丹麥哥本哈根舉行的。
  對話比爾.麥克古爾----"我并不認為人類會滅絕"
  B= 外灘畫報 M=Bill McGuire
  "全球變暖是最大威脅"
  B:你在書中說,從現在開始到2015年,人類只剩下7 年的時間可以減少有害溫室氣體的排放,你是如何得出這一結論的?
  M: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在2007 年發布第四份氣候變化評估報告時,就已經得出了這樣的結論:到2015 年,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必須要達到穩定狀態,之后逐年開始下降,這樣才有機會避免氣候變化給人類帶來一系列災難。
  B:你從什么時候開始關注全球變暖這一話題的?
  M:從上世紀90 年代末期開始,我就一直在研究氣候變化與地質災害之間的聯系。最近5 年,我開始廣泛參與和氣候變化相關的更多因素的研究。
  B:你在書中提出了問題,同時也給出了答案。在你看來,最有效的解決方法是什么?人類有能力在7 年內拯救地球嗎?
  M:全球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不僅在上升,而且在加速上升,這確實令人悲觀。如果我們要避免氣候變化帶來的危機,明年在丹麥哥本哈根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會議,各國必須達成一項新的國際協議,確定新的減排任務,用以代替2012 年到期的《京都議定書》。新的協議需要所有人都在同一艘船上——包括美國、中國、印度和巴西,并同時按照科學的建議去削減二氧化碳排放量。一個階段性的目標是:到本世紀中葉,溫室氣體排放量必須至少減少90%。各國政府如果在哥本哈根的會議上仍然無法取得一致意見,毫無疑問,我們的后代將會繼承一個溫室星球。為了取得成功, 我們需要實施大量的方案:發展可持續能源, 提高能源效率, 發展第二代生物燃料(以藻類為原料)和再造林,我們還需要將更多的煤和石油留給后代,所有以煤炭為原料的工廠里應該盡可能多地采用碳捕捉技術。
  BIPCC 前一段時間也提出了同樣的結論,即7 年是一個最后的期限,IPCC的一些數據對您有什么影響?
  M:這就是我這本書的書名的來歷。最重要的是,我們必須意識到IPCC 的結論實際上是偏于保守的,因為它的出臺經歷了艱難的妥協過程。舉例來說,IPCC 的第四次報告指出,未來海平面將會上升,但是可以肯定他們給出的數字是偏低的;而且該報告并沒有涉及一些關鍵的問題,比如格陵蘭冰蓋的消融。
  B:你覺得全球變暖能夠包含現在所有的環境問題嗎?
  M:全球變暖是我們的地球和文明目前面臨的最大威脅。顯而易見,它與諸多其他的環境和社會問題密切相關,包括水資源緊缺、油價高漲、環境污染、食品短缺以及糧食價格上漲等。
  
"食素救地球"
  B:事實上,仍然有許多科學家認為,全球變暖太夸大其實,是毫無來由的恐慌,比如《永不停止的全球變暖:1500 年一次》。你怎么看待?
  M:不!你說有"許多"科學家不相信全球變暖的說法?這種說法是夸大其詞的,其實只有一小部分人不相信,而且其中的大部分人都不是氣候科學家。你提到的這種觀點在權威的科學雜志上已經被認為是無稽之談,所以作者本人被迫以出版單行本的方式來發表他的新觀點。
  B:一種觀點認為,到2015 年,在人口達到800 萬的33 個城市之中,至少有21個沿海大城市受到水位上升的威脅,中國首當其沖,包括上海和天津。
  M:當然,中國將成為受到全球變暖影響最大的國家之一,上海也將受到海平面上升的威脅。預計到2100 年,全球海平面將上升1 -2 ;到2200 年,將繼續上升數米。
  B:你曾憂心地表示,或許在世紀末時,人類也將成為瀕臨滅絕的生物種類之一。為什么?
  M:我并不認為人類將會滅絕。但氣候變化給我們提出了一個尖銳的問題如何看待我們與后代之間的關系。我有一個4 歲的兒子,在我看來,他們這一代人的生存將會更加艱難。從目前的狀況來看,他們即將繼承一個溫室星球,自然資源和石油將會更加匱乏,經濟和社會也由此崩潰。
  B:聯合國官員最近提出少吃肉多騎車,可減緩氣候變暖。但是很多人并不相信"食素救地球",你覺得這個途徑有效嗎?
  M:毫無疑問,騎車和素食對減緩氣候變暖會有所幫助。但是我們需要改變生活方式的各個方面,發達國家的毫無節制的消費觀應該被一個可持續的生活方式取而代之。我們必須做出真正的改變,不只是前面提到的這些舉措(比如大規模的植樹造林和發展可再生能源),這些需要各國政府和國際組織共同努力。
  B:去年,諾貝爾和平獎授予了戈爾和IPCC,你怎樣看待這一事情?能否評價一下戈爾?
  M:這個獎項實至名歸,數以千計的氣候科學家共同努力,撰寫IPCC的報告。戈爾雖然不是科學家,但在向大眾傳達"全球氣候變暖"這一信息的過程中,他扮演了一個至關重要的角色。


 


http://ido.thethirdmedia.com/article/frame.aspx?turl=http% 3a //big5.thethirdmedia.com/g2b.aspx/ido.3mt.com.cn/article/200810/show 1116029c 32p1.ibod&rurl=&title=%u 5C 08%u 8A 2A %u 300A 7%u5E74%u62EF%u6551%u5730%u7403%u300B%u 4F 5C %u8005%u6BD4%u723E%20%u9EA5%u514B%u53E4%u723E_%u5E03%u4EC0VS%u6BD4%u723E%u84CB%u8328%u 201C %u9ED1%u 5C 4F %u201D%u7D93%u5178%u 5C 0D%u 8A 71%uFF 0C %u4E0D%u597D%u7B11%u 4F 60%u62BD%u6211.%28%u5716%29%20---%20ido.3mt.com.cn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oberts Luo 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