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98%帶易感受狂牛症基因型 反對進口美國牛肉

今年為牛年,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長(AIT)楊甦棣今天表示,台灣在開放牛肉市場上的正面訊息令他們感到鼓舞,希望是在牛年年初,台灣市場重新全面開放美國牛肉。


美國商會晚間舉辦「謝年飯」,邀請楊甦棣發表演講,楊甦棣重申希望台灣市場重新開放美國牛肉,讓台灣消費者能夠再一次購買美味、安全、帶骨的美國牛肉。


不願具名的風險學者表示,吸菸會造成很多疾病,有些可預警、可治療,有些不能;人類狂牛症則「完全無法預警也無法治療」,等發病後,腦部已開始豆花化,這條命注定完了。


詹長權表示,美國牛肉的風險遠比菸更複雜,是台灣目前不存在的風險,致病蛋白質prion若進入台灣環境中,就會持續存在下去,這點是動物健康界、公衛界比較在意的。




國人染狂牛症帶因率 為歐美兩倍

更新日期:2009/03/10 04:09

〔記者王昶閔/台北報導〕撰寫美國牛肉健康風險評估報告的台大職衛所教授吳焜裕指出,風險值是根據現有科學證據推估,仍有其限制與不確定性,重要的變數之一,就是國人帶有的人類狂牛症易感受基因的比例是歐美兩倍。


台灣人98%帶易感受基因型


吳焜裕表示,過去幾乎所有人類狂牛症病患體內都帶有某種特定基因,科學家懷疑是prion的易感受基因型(PRNP),台灣人高達九十八%帶此基因型,歐美人帶因比率則只有四十%到五十%,日本與韓國人的帶因比率約九十四%。


牛絞肉的終身致病風險最高


該報告顯示,牛絞肉的平均終身致病風險(5.77×10的負十次方)最高,然後依序是牛內臟(1.50×10的負十次方)、帶骨牛肉 (2.72×10的負十一次方)與不帶骨牛肉(7.18×10的負十二次方)。為何絞肉風險會最高,吳焜裕表示,這是經過複雜計算的結果,簡單來說,在美 國,牛絞肉每次是用一萬磅的牛肉去絞碎,由於肉的量大、來源又不見得完全清楚,只好假設污染量比較大。


根據日本厚生省資料,導致狂牛症的致病變性蛋白prion在病牛體內分佈不均,檢出prion的部位被稱為特定危險物質,以腦組織(含三叉神經節)分佈比例最高,其次是脊髓、背脊神經節、迴腸末段、扁桃腺、眼球。該報告是根據歐盟公布的各部組織感染力濃度,去推算台灣牛肉消費者的prion攝取劑量,進而以數學模式推估出致病風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oberts Luo 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