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再論蜜蜂消失了

 


蜜蜂消失了? 科學人2009年第87期5月號




蜜蜂消失了?《環球科學》2009年第5期


 


討論:


最新1期科學人提到蜜蜂消失許多原因,其中農藥濫用是主要原因!


 


其實還有一項主要原因未被提到那就是全球氣候激化+暖化造成:


1.蜂病增加,


2.蜂易中暑或是因為氣候忽冷忽熱動作錯亂,


3.蜂不想採蜜(因為四季如春有花不回巢,像是新加坡蜜蜂不必釀蜜)


 


還有就是基改作物,不僅造成病毒,還會有其他影響力,如:不吸引蜂光臨


 


解決之道就是少吃肉不吃牛救地球激烈變化!


 


齋藥:


*蜜蜂消失了? 科學人2009年第87期5月號
 
蜜蜂可以幫助許多農作物授粉,使人類有豐富的蔬果可以吃,但2006年秋天開始,
歐美等國爆發大量養殖蜂群離奇失蹤的現象,牠們為什麼消失了? 


重點提要
蜜蜂神秘失蹤,世界各地有數以百萬計的蜂箱成為空巢,使近百種需要授粉的農作物陷入危機。
這是一種複雜的疾病,原因包括農耕方式以及許多綜合的因素,使蜜蜂容易遭受病毒感染。
特別加強蜂箱的衛生條件似乎對預防疾病有幫助,而另一個解決之道是研發抗病毒藥物。


哈肯柏格載運蜜蜂到處跑維生,沿美國東岸南北奔波,也常往來東、西岸間,造訪一座又一座農場,
為許多農作物授粉,包括弗州的甜瓜、賓州的蘋果、緬因州的藍莓與加州的杏仁等。
2006年秋依循42年慣例,帶著家人與蜜蜂轉移陣地,從賓州中部夏季住所到冬季弗州中部,
這些蜜蜂剛為盛開的南瓜田完成授粉,正要到弗州趕赴大花咸豐草流蜜期的尾聲。
當他檢查這些傳粉者時,大群湧現的蜜蜂還像「溢出的滾水」,但一月後再回來時,他3000個蜂箱半數
以上完全不見蜜蜂的蹤跡,許多遺留下來蜂群,工蜂已大量消失,只剩幼小工蜂與蜂王,看不到死亡蜜蜂
。這景象就像鬼城一般。
我們聯合其他研究人員組成跨領域工作團隊,在2006年底詳細描述這現象蜂群衰竭失調colony collapse
 disorder, CCD。2007春他的蜂群沒繼續死亡,不過那時他原有3000個蜂群只剩800個,
美國有1/4蜂農遭受類似損失,總計有超過30%蜂群死亡;接下來冬天蜂群死亡情勢擴大,36%美國蜂農
受到衝擊。澳洲、巴西、加拿大、中國、歐洲與其他地區,也傳出大量蜜蜂失蹤現象。一些蜂農:2008年
冬天他們還是看到蜂群衰竭現象。


蜜蜂的消失引起相當關注,全球1/3農業生產需仰賴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這是歐美養蜂人家普遍
飼養的蜜蜂。種植單一作物大型農場,須在一年某時期進行密集授粉,這任務非野蜂、蝙蝠等其他傳粉者
能達成,唯有西方蜜蜂有能力派出大軍來為農作物授粉,只要天氣溫和,且有花蜜可尋,蜜蜂幾乎一整年
都可以傳粉。


研究排除許多造成CCD原因,並發現許多其他可能的成因,但找不出任何單一元凶。
遭CCD侵擾的蜜蜂往往感染多種病原,包括一種新發現的病毒,但這些感染似乎只是間接或伺機的幫凶,
就像愛滋病患死於肺炎一樣。CCD可能是由多種原因交互引起複雜狀況,要醫治不容易,可能要從環境上
做更好的防護措施,並對我們的養蜂業與農作方法進行長期的改造。


早在CCD出現前,蜜蜂族群就已在某些疾病侵擾下數量銳減。2006美國人工經營蜂群240萬群,數量不到
1949年一半,但蜂農從來不曾遇過像2007與2008年冬季這麼嚴重損失。CCD不致造成蜜蜂滅絕,卻可能讓
養蜂業者關門大吉,若養蜂技術與專業知識失傳,即使後來戰勝CCD,仍可能使近百種農作物沒蜜蜂授粉
,人們再也難以大量生產某些作物。我們也許仍有玉米、小麥、馬鈴薯與稻米等糧食可吃,但現在很容易
吃到的一些水果與蔬菜,如蘋果、藍莓、花椰菜與杏仁等,將可能成為貴族食物。


一開始聽到哈肯柏格蜜蜂失蹤事件時,首先想到蜂蟹,這種兇猛的寄生蟲1987首度入侵美國,直到2006
已使全球人工飼養蜂群減少45%。成熟雌性蜂蟹會吸食蜜蜂血淋巴液(蜜蜂的血),這種蜂蟹身上也帶有
病毒,能抑制宿主的免疫反應。哈肯柏格與大多數養蜂專家長期與蜂蟹奮戰,已有豐富經驗,
他堅稱這次的症狀與過去不同。


解剖哈肯柏格手上仍存活蜜蜂,發現過去從未觀察到症狀,如內部器官疤痕組織,一些蜜蜂常有病蟲害
,腸道內容物中發現蜂微粒子nosema的孢子,能造成蜜蜂腹瀉的單細胞原生動物,陸續計算其他蜜蜂
樣本體內的孢子,蜂微粒子的數量未多到足以解釋蜜蜂死因。對哈肯柏格的蜜蜂進行分子生物學分析
,也發現各式各樣已知病毒感染,程度之高出乎意料,然而所有在蜜蜂體內發現病原,都不像是能造成
這等規模的失蹤現象。


寂靜的花季


蜜蜂都病了,但各蜂群受到威脅似乎源自不同疾病組合。必有某種因素使蜜蜂免疫系統受損,健康蜂群
能抵禦的感染牠們無力招架。第一號嫌犯蜂蟹,數量不足以列為蜜蜂暴斃的元凶。


2007春詳細訪問遭遇CCD以及沒有遭遇CCD的蜂農。透過調查及後續追蹤,排除一些可能原因,並發現CCD
與養蜂管理方式無關,大型商業養蜂場、小型蜂農或業餘的養蜂人,同樣會遭遇蜜蜂大量死亡造成損失
;這些症狀同時影響定點與移地養蜂業者,甚至有機養蜂業者也無可倖免。


有些人援引一些設計不夠周全研究:如將CCD歸咎於行動電話輻射;一些無法印證的猜想,如消失的蜜蜂
是被外星人綁架。


有一個受大眾青睞理論:蜜蜂可能受到基因改造作物的花粉毒害,特別是Bt作物,這種作物含有蘇力菌
Bacillus thuringiensis產生的殺蟲毒素基因,害蟲的幼蟲吃能產生這種毒素的作物後便會死亡。
但是早在CCD發生之前便有研究證明,Bt毒素只有在毛毛蟲、蚊子與一些甲蟲的腸道中才會活化,
在蜜蜂與其他許多種昆蟲的消化道中無法發揮作用。
【欲閱讀更豐富內容,請參閱科學人2009年第87期5月號】  



*尋找迷航的蜜蜂 科學人2009年第87期5月號



*網路追追追蜜蜂消失 人類就滅亡?2008/0604追追追小組調查報導
 
人類將死?竟是由蜜蜂導致?近來網路上有篇轉載文章提到,蜜蜂在各地區域大量死亡以及消失,
查不出原因。大量死亡以及消失的結果,將破壞整體生態平衡,進而導致人類滅亡?究竟是真的?
還是純屬謠言?


原文中所提供網址文章內容頗長,我們幫大家整理一下重點:


1.在人類現時利用的1300種植物中,佔七成要靠蜜蜂來授粉。


2.蜜蜂的授粉速度是人類科技無法比美,1工蜂1天能飛遍5000朵花,身上黏上花粉過萬粒,無蜜蜂就無農業


3.所以蜜蜂絕種的會直接?殺全球植物的繁衍依靠


4.農作物大量失收,令部份植物絕種,並禍及相關食物鏈之內其他生物,令更多物種滅亡,最後整個
大自然都會崩潰,人類屆時亦完蛋了!


5.可怕的是….有數據顯示,蜜蜂正在減少!


簡單回顧以上這5點摘要,前面第1點與第2點是有關「事實」宣稱,也是第3點與第4點「前提」,
第3點到第4點則是一個推論:若蜜蜂絕種,則農作物會欠收,然後就會產生連鎖反應,最終讓人類完蛋。
第5點道出真正重點,前面四點只是鋪陳,目的在告訴你,為什麼人類該重視蜜蜂正在消失警訊。


大體上有幾個問題是必須查證的:
Q1.是否大部分的植物都要靠蜜蜂來授粉?
Q2.蜜蜂是否真有減少?
Q3.蜜蜂減少的數量,是否真有的如此多?
Q4.蜜蜂減少的原因為何?
Q5.蜜蜂的減少或消失,是否會導致人類的滅亡?


Q1.行政院農委會苗栗區農業改良場提到:蜜蜂為自然界中最重要之授粉昆蟲,蜜蜂授粉比率佔所有授粉
昆蟲80%以上,為農作物生產扮演傳媒的重要角色,是極富經濟價值的有用昆蟲,
的確有相關數量需要透過受粉行為來繁殖的植物,是由蜜蜂來完成此項任務的。


Q2.蜜蜂真的有減少嗎?彰化縣已超過20年養蜂歷史養蜂達人:蜜蜂於近幾年的確開始有減少的現象。
但是,蜜蜂減少的數量,是否真有如網路轉在文章中所提及的如此多?


蜜蜂神秘失蹤事件報告:2006秋美國27州出現蜂群不明原因大量失?現象,造成有些地區蜂農損失慘重
,有1位紐約州蜂農損失3300 箱蜜蜂,也因而引起果農及其他相關?業的關注。其後在加拿大、歐洲、
巴西甚至亞洲,也紛傳蜂群崩解失調CCD現象,一時之間,似有蔓延全球之勢。


中國養蜂學會理事長:北京2007年7月也出現相同現象,損失1萬箱蜜蜂。億萬蜜蜂回不了家,
成?熱門話題,也造成部份蜂農、果農及相關?業人士的心理波動。


台灣根據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的調查,台灣的養蜂戶數、飼養箱數從1997到2006年皆有下降的趨勢。
台灣地區有關蜜蜂數量的相關數據呈現負成長,但由於造成此原因的變數太多(例如:蜂農本身成本考量…等),目前缺乏較嚴謹資料佐證,
因此無法遽下斷論。總結雖然造成CCD現象的原因,目前都缺乏最明確的証明來加此論證。但就目前已知資料來看,可確認有部分國家
出現蜂群數量降低的現象,但造成此現象的原因仍待確認。


接下來我們將針對蜂群減少的原因,與蜂群與人類存亡的關係再做探討。的確有部分的資訊顯示某些地區的蜜蜂減少,造成蜜蜂減少原因
又是什麼呢?
CCD現象主要描述蜜蜂授到外來因素導致失去原有生物特性與構造。造成蜜蜂減少或消失的原因其實有很多,但於學術界、產業界及網路上
廣泛討論的可能原因可以歸納為四個面向:殺蟲劑(農藥)的使用、病毒與細菌的感染、氣候暖化或變遷及電磁波的干擾。


1.殺蟲劑(農藥)的使用
種植農作物時,為防其他蟲害問題,都會將其農作物噴灑農藥,而當蜜蜂執行傳遞花粉的同時,也將受到其農藥的感染。雖然一兩次感染,
對於蜜蜂較無影響,但由於現今農藥使用的普遍,化學藥劑經年累月在蜜蜂體內中殘留,導致蜜蜂身體構造出現變化,使蜜蜂迷航,
無法成功傳遞花粉或是回到巢穴中。研究中,有添加些微農藥的實驗品,蜜蜂來回實驗品於巢穴的時間變長,經過多次來回後,甚至已
失去方向,無法得知實驗品位於何處。可想而知農藥對於蜜蜂的影響,是存在的。


2.病毒與細菌的感染
每一物種都有天敵或者容易被感染的病毒與真菌,蜜蜂也是。最為國內外學者所關注就是東方蜂微粒子蟲,Nosemacerance,微粒子蟲會影響
蜜蜂的消化系統」。蜜蜂的中腸裡,含有鐵離子,為蜜蜂辨別方向之用,而此微粒子蟲可能因為破壞消化系統,造成蜜蜂失去方向,進而迷航
。造成蜜蜂感染的病毒與細菌不只此一類型,例如蟹蹣、美洲幼蟲病、囊雛病…等,所以針對蜜蜂大量衰竭失調現象,並沒有明確證據指出
任何一種病毒或細菌造成此一問題的產生


3.氣候暖化或變遷
宜蘭大學動物科技系:氣候異常與全球暖化現象:全球暖化的確造成動植物相的改變,但目前並沒有證據顯示對蜜蜂造成直接的影響。
養蜂達人:由於氣候異常的變化,使蜂農越來越難以去預估天氣的變化。例如當蜂農將蜂蜜取走,迫使蜜蜂外出採蜜,卻因為遇上大霧,
可能將使得蜜蜂觸鬚降低導航能力,進而造成無法歸巢…等現象。


4.電磁波的干擾
這個看法存著爭議:近年來行動電話已經成為日常生活必需品,有學界認為到處林立基地台與電磁波,可能對蜜蜂的定位歸巢產生阻礙,
因而外勤蜂無法順利返巢,但仍須更多的科學驗證。電磁波通訊發達的台灣,卻沒有明顯數據證明台灣蜂群的大量減少,可能需要將更多
更廣泛的影響變數納入研究範圍內。


蜂群減少的原因顯然是一個仍有待學界努力挖掘的題材。
蜜蜂的減少或消失,是否會導致人類的滅亡?這個問題的答案又是如何呢?


蜜蜂對於人類與地球生態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視的。人類食物有1/3 來自於開花植物,而這些開花植物80%需要蜜蜂的授粉,
更何況地球上還有更多的野生植物需要蜜蜂的授粉作用,才能繁衍維持生態平衡。所以蜜蜂的大量滅絕,的確會導致糧食缺乏的問題加重。


人類是否會因為蜜蜂的大量減少而導致滅亡
應將思考角度放在如何教育人類去面對蜜蜂所帶來的價值有多少,進而去讓人類了解蜜蜂的重要性。


全世界可以估計蜂群6000萬個,一個蜂群1~3萬不等,在加上無法精準估算野生蜜蜂群,3000萬~5000萬群,短期內,大家並不需要擔心
是否會如謠言中所述,蜜蜂滅絕,人類也跟著滅絕。各地相關單位都竭盡所能在尋找解決方案,包含農藥的改良、替代昆蟲的培育…等。
增加正確的觀念,對於整體蜜蜂數量的多寡才是最重要的事。


 


~~~~~


基改作物的「防蟲設計」就是植入毒物基因例如蠍子、毒蟲的基因,


讓蟲子一吃植物之後就中毒,這是一個將蟲子趕盡殺絕的設計。


我想,如果蜜蜂吃了植物的花粉中毒,牠帶回蜂巢的就是毒蜜,


蜜蜂幼蟲依賴蜂蜜,所以可能毒死所有的幼蟲,


幼蟲無法成長,因此整窩蜜蜂慢慢消失,大部分的蜜蜂慢慢消失,這是很有可能的,


我想這是為什麼大力推展基改作物的這幾年的歐美為什麼發生蜜蜂消失的一個很可能的原因。


引用:http://tw.myblog.yahoo.com/jw!EHM2lY2VFRly3Wxl.dRmEbcefeE-/article?mid=2928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Roberts Luo 123 的頭像
Roberts Luo 123

Roberts Luo 123 的部落格

Roberts Luo 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