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緩和全球暖化很簡單 少吃肉就可以了


更新日期:2007/09/13 14:35 盧瑞珠


The Lancet 為歷史最悠久的醫學期刊之一,在醫學期刊中的地位極為崇高。她的專業性與受醫學界信賴程度,均居於領導地位。根據2006年科學期刊指南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的IF(Impact factor)評點,The Lancet為25.8,高居臨床醫學內科期刊類第二名,僅次於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NEJM: 51.3)。在無涯的科學領域中,一本期刊能被SCI收錄,就已經不容易(臺灣地區出版的SCI期刊IF多在1.0以下)。SCI IF到5.0以上,就可算是重量級期刊。而在數以千計的SCI期刊中,IF到20.0以上的,總數不超過30本,可稱為超級天王級。



(法新社巴黎十三日電) 英國權威醫學雜誌「刺胳針」在網路刊出報告指出,


富裕國家的人民如果能把肉類攝取量限制在平均每人每天一個漢堡,就可以有效緩和全球暖化問題。


報告中指出,如果能達到肉類減量的成效,預計全球的肉類消耗量可以在二零五零年前減少百分之十。


不論對富裕或貧困國家而言,這樣做法不但可以阻擋因農業造成的溫室效應氣體排放,


 


也達到健身的效果。


這篇由澳洲國立大學「國家傳染病暨公共衛生研究中心」所做的研究,


刊登在刺胳針醫學期刊網路上,在英國醫學週會議裡被拿來討論氣候變遷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作者指出,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總量中,農業佔百分之二十二,和工業所佔比例非常接近,


比交通工具排放的二氧化碳排總量還高。


因家畜所造成的溫室效應氣體排放,包括運送和餵食過程中所形成的二氧化碳,


約佔整體農業溫室效應氣體的百分之八十,其中大部分是甲烷。


報告中指出,目前全球平均肉品消耗量是每人每天一百公克,


在富裕國家這個數字上升到二百到二百五十公克;貧窮國家則只有二十到二十五公克。


研究人員建議,全球平均肉品消耗量應該在二零五零年前減少到每人每天九十公克。


其中富裕國家要設法降低消費,貧窮國家則要多吃。


報告中同時建議,每人每天最好不要吃超過五十公克的紅肉食物,包括牛、羊及其他反芻動物。


假設在二零五零年前,全球人口總數增加百分之四十,


也沒有進一步降低由家畜造成的溫室效應氣體排放總量,


全球的肉品消費量必須降到每人每天九十公克,才能平衡。


研究人員指出,富裕國家的人民應大量減少肉品攝取量,


以降低心臟血管疾病、過胖、結腸直腸癌等其他癌症疾病的困擾。


貧窮國家的人民如果能增加肉品消費量,同樣也有益健康。


根據日本科學家在今年七月公布的一篇調查結果,


一公斤牛肉大約等於三十六點四公斤的二氧化碳,相當於開車出門三小時,


而家中燈火通明所排放的二氧化碳總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oberts Luo 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