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跨出愛護地球的最重要一步
摘自「約翰‧羅賓斯先生專訪」一文
如果我們想要世界和平,就要從自身做起。如果我們想要世界上的苦難減少,我們的生活就不能造成眾生痛苦。如果我們想讓世界成為一個萬物欣欣向榮的地方,然而我們攝取的食物,其生產方式卻與這個理想背道而馳,這樣對我們自己的身體、地球及整個世界又有什麼意義?我認為這是違反人類與動物間相互依存的關係,違背我們自己的靈性。我知道葷食會給農場動物帶來完全的毀滅,而我無法坐視不理。我無法一面吃一面想:「喔,這些是跟肉販買來的。」而忘了我曾注視過的牛的眼神,忘了我所愛的貓、狗,以及心中曾有的疑問:「為何我們對動物有這麼奇怪的差別待遇?」
然而在我們的文化裡,我們卻傾向於這麼做。我們把一些動物當成「寵物」,愛他們、寵他們,覺得他們是家中的一分子,這樣其實是很美好的。但是有另一群動物,我們卻把他們當成「晚餐」,而這種劃分使我們覺得,只要每一磅的價格能降低一點的話,任何殘忍對待他們的方式都是可以接受的。我們使用的劃分方式是根據什麼道理呢?這種區別會不會使我們的良心分裂成兩半?我認為會。
現在有許多人想過著更環保的生活,或是想創造一種與地球和諧共處的生活方式,不再揮霍資源,不再製造污染、帶來災害。很顯然地,我們對待環境的方式造成了氣候的不穩定,使我們在許多方面與地球的關係完全失去平衡。所以人們在尋找補救的方法,最後發現選擇素食對我們的身體才是最健康的,能降低膽固醇又能讓我們體態輕盈健美,而且沒有現代化肉品生產的殘酷製造過程,所以是善待動物的表現,同時也是對環境最有利的選擇。素食消耗的資源最少,保留了大部分資源,讓其他人的糧食不虞匱乏,這才是解決世界饑荒最實際、最有效的方法,顯然也符合環保理念、符合道德規範。
舉例來說,平均每生產 一磅 牛肉需要消耗 十六磅 的榖糧來餵養牛隻;幾乎美國所有的榖糧都拿來餵養牛隻,而且所有的現代化工業國家都是如此。 十六磅 榖糧換來 一磅 牛肉,這是飼料與產出的轉換率,但是只要 一磅 榖糧就能得到 一磅 的全麥麵包或 一磅 的米飯,所以我們浪費了 十五磅 榖糧。這十五磅榖糧基本上變成了牛糞,而且沒有用來作為肥料,這就是這套生產系統的弊病。這些牛糞只會變成地下水的污染源。但是如果你吃食物鏈底層的食物,飲食儘量以蔬果為主,儘量改為素食者,那麼消耗的資源會大幅減少,也比較不會造成水源污染、空氣污染、土壤侵蝕,並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
基本上素食的飲食方式比較不會為地球帶來衝擊,而你的榜樣也會引導別人往正確的方向走。人類是群居的生物,而食物是不可缺少的,當你跨出愛護地球的這一步,也就是過簡單的生活,那麼其他人就能生存,同時尊重後代子孫的權利與需求,讓他們將來有一個可以依存的星球,也尊重我們自己的權利與需求,讓未來有個穩定的氣候。只要選擇正確的飲食就可以達到這些目的,這不僅有益身體健康,也是愛心對待動物的表現。你讓自己成為真實不虛的人,你清楚了解自己是誰,藉著你的生活方式,為世人帶來啟示。你是希望自己意識清楚,有良知、有慈悲愛心,或者不幸地,你寧可像現代大多數人一樣,只是貪圖方便,對世界和動物漠不關心,對自己的健康需求也毫不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