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http://tw.news.yahoo.com/ article/url/d/a/100105/131/ 1y740.html
【記者胡慕情台北報導】全球暖化導致極端氣候,影響島國甚鉅。
88
風災後,學者提出訂定《氣候安全法》的訴求,立委鄭麗文4日舉辦
《氣候安全法草案》公聽會,希望綜合溫室氣體減量與調適目標,為
台灣準備防護罩。環團認為,若是產業結構不調整,氣候安全只是空
談。
氣候安全法 永續為重
鄭麗文說明,此法案仿照先進國家,希望以永續會等較高層級的部會
綜理氣候變遷相關事務;法案內容包含溫室氣體減量目標與期程、氣
候變遷調適策略、國際合作、水資源管理等,幾乎納入所有與氣候變
遷相關事宜,希望通過後定期修正以因應氣候變遷。
台大氣候變遷研究中心主任柳中明表示,全球暖化與溫室氣體息息相
關,環保署雖然推出《溫室氣體減量法》,但是對調適的重要性並沒
有加重;《氣候安全法》比照先進國家的做法,將減量與調適視為同
等重要的事,具有跨時代的意義。
中央大學土木工程系教授吳瑞賢認為,此法案過於包山包海,與現實
狀況多有衝突,如水資源中希望復原主要河川與流域,但莫拉克風災
後,大家面對百年洪水標準無法掌握,希望加高提防。
財團法人國土規劃及不動產資訊中心資深研究員華昌宜直指,極端氣
候釀災與國土規劃關連甚深,但長久以來《國土計畫法》對氣候變遷
著墨不多,僅地方政府有制定災害綱要計畫。華昌宜主張,《國土計
畫法》既列為立院這會期優先法案,催生《氣候安全法》之際不宜忽
略與國土計劃的關係。
華昌宜的說法也呼應荒野保護協會秘書長林金保強調的「減少開發」
。林金保表示,政府提出許多減碳措施讓環團心驚,加上開發甚多,
變相造成減碳不力。林金保指出,海岸與濕地都是很好的減碳工具,
現實中卻無法律保障這些自然調節工具不受破壞。
能源稅才能落實減碳
綠黨發言人潘翰聲補充,無論溫減法或氣候安全法,都將碳交易列為
減量手段,「但能源稅才是最重要的減碳工具。」潘翰聲指出,從學
理上來看,碳交易跟能源稅的減量效果相同,但在歐洲實際運作後並
非如此。
環保署長沈世宏認為,只要減碳4法(再生能源發展條例、能源稅、
能源管理法與溫減法)通過,溫室氣體減量沒有問題。他說,溫減法
針對對象就是大型排放源,環團擔心碳交易無法減量,「所以我們鼓
勵企業抵換。」沈世宏表示,國外對能源密集產業優惠也是採用減量
配套。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研究員趙家緯質疑,環保署唯一能掌握的只有溫減
法,「其他法律根本不是環署的責任範疇。」趙家緯分析,《氣候安
全法》相較於《溫減法》雖訂入減碳目標與期程,也是先進且架構完
善的法令,但從部門別減量計畫時程依然付之闕如,就可知道「台灣
還是『碳鎖定』,法令訂得再好,結構不改也沒用。」
風災後,學者提出訂定《氣候安全法》的訴求,立委鄭麗文4日舉辦
《氣候安全法草案》公聽會,希望綜合溫室氣體減量與調適目標,為
台灣準備防護罩。環團認為,若是產業結構不調整,氣候安全只是空
談。
氣候安全法 永續為重
鄭麗文說明,此法案仿照先進國家,希望以永續會等較高層級的部會
綜理氣候變遷相關事務;法案內容包含溫室氣體減量目標與期程、氣
候變遷調適策略、國際合作、水資源管理等,幾乎納入所有與氣候變
遷相關事宜,希望通過後定期修正以因應氣候變遷。
台大氣候變遷研究中心主任柳中明表示,全球暖化與溫室氣體息息相
關,環保署雖然推出《溫室氣體減量法》,但是對調適的重要性並沒
有加重;《氣候安全法》比照先進國家的做法,將減量與調適視為同
等重要的事,具有跨時代的意義。
中央大學土木工程系教授吳瑞賢認為,此法案過於包山包海,與現實
狀況多有衝突,如水資源中希望復原主要河川與流域,但莫拉克風災
後,大家面對百年洪水標準無法掌握,希望加高提防。
財團法人國土規劃及不動產資訊中心資深研究員華昌宜直指,極端氣
候釀災與國土規劃關連甚深,但長久以來《國土計畫法》對氣候變遷
著墨不多,僅地方政府有制定災害綱要計畫。華昌宜主張,《國土計
畫法》既列為立院這會期優先法案,催生《氣候安全法》之際不宜忽
略與國土計劃的關係。
華昌宜的說法也呼應荒野保護協會秘書長林金保強調的「減少開發」
。林金保表示,政府提出許多減碳措施讓環團心驚,加上開發甚多,
變相造成減碳不力。林金保指出,海岸與濕地都是很好的減碳工具,
現實中卻無法律保障這些自然調節工具不受破壞。
能源稅才能落實減碳
綠黨發言人潘翰聲補充,無論溫減法或氣候安全法,都將碳交易列為
減量手段,「但能源稅才是最重要的減碳工具。」潘翰聲指出,從學
理上來看,碳交易跟能源稅的減量效果相同,但在歐洲實際運作後並
非如此。
環保署長沈世宏認為,只要減碳4法(再生能源發展條例、能源稅、
能源管理法與溫減法)通過,溫室氣體減量沒有問題。他說,溫減法
針對對象就是大型排放源,環團擔心碳交易無法減量,「所以我們鼓
勵企業抵換。」沈世宏表示,國外對能源密集產業優惠也是採用減量
配套。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研究員趙家緯質疑,環保署唯一能掌握的只有溫減
法,「其他法律根本不是環署的責任範疇。」趙家緯分析,《氣候安
全法》相較於《溫減法》雖訂入減碳目標與期程,也是先進且架構完
善的法令,但從部門別減量計畫時程依然付之闕如,就可知道「台灣
還是『碳鎖定』,法令訂得再好,結構不改也沒用。」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