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米詩選《在春天走進果園》

 


魯米詩選
——選自《在春天走進果園》之20
來源:網絡



    魯米(Rumi)是十三世紀伊斯蘭神秘主義的重要詩人。他的作品於十九世紀始被引介到西方世界。被許多歷史學家和現代文學家視為人類歷史上影響力最大的詩人兼哲學家之一,其歷史地位與中國的李白、杜甫,西方的但丁、莎士比亞媲美,已被公認為世界文學中的珍貴瑰寶。
    九○年代以來,西方興起了對魯米詩歌頌讀的熱潮,其詩集因而成為暢銷書。
他的詩也被譜成樂曲,風行世界。
    以下幾首詩選自魯米的詩集《在春天走進果園》之20


●思慕之歌


你是歌,
一首思慕之歌。


穿過耳朵,進至中心去吧
那裡是天空,是風,
是靜默之知。


撒下種子,並覆蓋它們。
在你作工的地方,
葉片自會抽芽滋長。



●一籃新鮮面包


先知穆罕默德說:“在這路途上,
沒有比你作的工,是你更好的伴。
你的行為是你最好的朋友,
而如果你殘忍、自私,你的行為將是
住在你墓中的毒蛇。”


但告訴我,
沒有導師的指引
你懂得怎樣作善工嗎?


要知道,即使最低層次的日常生活,
我們也多多少少需要別人的指導。


有知識,
才能有好的工作。然後,
在好一段時間以後,
也許是在你死後,
你作的工就會開花結果。


不管學習任何技藝,
都尋求幫助及指引。
尋找慷慨的導師,
一個浸淫於傳統的人。


在貝殼中尋找珍珠。
跟匠人學習工藝。


當你碰上一個真正的精神導師,
要溫文有禮而謙遜。
問他問題,並抱著熱切的心情期待答案。
千萬不要一副紆尊降貴的樣子。


一個皮革師傅
不會因為他穿的是件破舊的工作服
而減低他的專業程度。


一個優秀的打鐵匠,
穿的即使是件補綻的圍裙,
仍無損他鑄鐵的手藝。


把你的傲慢撕碎,
穿上謙卑的外套。


如果你想學的是理論,
那就跟一個理論家討論。
理論是透過口來獲得的。


如果你學的是手藝,就要不斷練習。
好的手藝來自手。


如果你想成為托缽僧,想習得精神上的虛靜,
你就必須與謝赫為友。


談論、閱讀並修持。
靈魂會從有智慧的靈魂那裡獲益。


精神虛靜的奧義
容或早已存在於朝聖者的心中,
但他卻可能無此自知。



等待光照的開啟,
像你的胸膛裡充滿了光。
正如真主所說的:
我們還沒有把你擴而充之嗎?(《可蘭經》九十四章一節)
不要在你自己之外尋它。
你是奶的源頭,不要到別處去找奶!


有一個奶的活水源頭在你之內,
不要拿著空水桶左顧右盼。


你有一條通往海洋的隧道,
可你卻向一個小池塘開口要水。


祈求愛的擴充吧。把心思完全擺在這上面。
《可蘭經》上說:
它與你同在。(五十七章四節)


你手上有一籃新鮮的面包,
可你偏偏挨家挨戶去要面包屑。


敲你自己那扇內在的門。不要敲別的門。
河水深及你的膝蓋,
但你卻老想喝其他人水袋裡的一口水。


你身邊四周都是水,
可你偏偏只看見那道把你與水隔開的圍欄。


馬明明就在騎者的胯下,但他卻問:
“我的馬呢?”
就在這裡!就在你屁股下!
“沒錯,我胯下是有匹馬,但我的馬呢?”
你是瞎子不成!


他渴得發慌,以至於無視於
溪水就打從他臉上不遠處流過。
他像一顆置身海底之下的珍珠,
在蚌殼內滿腹狐疑地問:
“大海在哪裡?”


他心靈的疑問在他面前豎起了圍欄。
他的肉眼綁住了他的真知。
他的自我意識封住了他的耳。


如痴如醉地守在主旁,
心無旁騖。


只有一條正道:
澆灌果樹,不要澆灌荊棘。
對那能滋養精神與真主照明之光的物事慷慨,
不要抬舉會引起痢疾與腫瘤的物事。


不要喂你兩個不同的部分以等量的食糧。
精神和肉體各有不同的負重,
它們需要的關注也各不相同。


我們老把鞍座放到耶穌身上,
而一任驢子無負無擔在草地上奔跑。


不要讓身體去從事精神才勝任的工作,
不要讓精神去背負身體背負得來的擔子。



●獨自禱告


當我們與別人一起崇拜,
我們會特別專注,
一坐幾小時也不以為意。
但換成是獨自禱告,
我們可能待不上幾分鐘,
就會匆匆站起來,
順從各種心念的驅使。


不過這些心念都是可以轉化的。
地下的礦物質在被樹吸收以後,
會變為樹的一部分,
植物在被動物吞食後,
會變為動物的一部分,
同樣,人也可以卸下身體這件大行李,
變得輕盈。



●包裹自己的人


真主把先知穆罕默德稱作穆沙米爾,
意謂“包裹自己的人”,並說:
“從你的掩蓋中走出來吧,你怎麼
這麼喜歡躲藏和逃開呢。


不要遮蓋你的臉。
世界是酒醉的、蹣跚的身體,而你
是他清明的頭。


不要隱藏你那仁慈的腊燭。
站起來,徹夜燃燒,我的王子。
沒有你的光照,
一頭巨獅就會被一只兔子俘虜。


穆斯塔法,我所挑選的人,
我最干練的向導,
挺身而出
肩負起船長的重責大任吧。


看看文明的篷車隊,
是怎樣受到十面埋伏。


愚人在世界各地掌權。
不要學耶穌的孤獨。
活在群眾之中,為他們掌權。


胡麥鳥住在最適合自己的加夫山①,
你也應該學習胡麥鳥的模樣,
住在最適合自己的地方。
住在人群之中,擔當教育靈魂的工作。”



注釋:


①胡麥鳥(Humay),神話故事中的鳥,說是人與輿人之間的血緣關系,乃是由它的影子賦予的;加夫山(Mt.Qat),一座位於世界末端、真主住處近旁的山,在魯米的神話系統中,加夫山為胡麥鳥的住處。(英譯者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oberts Luo 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